医改话题再成关注热点

摘 要

在今年的两会上,一直备受关注的医改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热点,挂号难、看病贵无疑是受诟病的两大难题。如何改变现行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,又如何降低高居不下的诊疗...

  在今年的两会上,一直备受关注的医改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热点,挂号难、看病贵无疑是受诟病的两大难题。如何改变现行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,又如何降低高居不下的诊疗费用,多名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纷纷提出真知灼见。

  郭玉芬代表:须重构“行医”“就医”两种新秩序

  “眼下医改进入深水区,大的问题是两个秩序的重新建立,即重建患者就医新秩序和医生行医新秩序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、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郭玉芬认为。

医改话题再成关注热点

  郭玉芬认为就医秩序和行医秩序是目前医改难啃的硬骨头。郭玉芬说,应当通过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,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分级分工,建立合理有效运行机制,引导患者转变就医观念,有序就医,以更好的服务将患者留在基层;通过公立医院改革,实现医院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医疗公益性的回归,彻底切断“以药补医”和由此产生的“利益诱导下的医疗行为”,使公立医院、医疗行为回归公益性。

  郭玉芬建议,应在现有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基础上,实施由“医保部门进行统一的集中药款结算”改革。通过完善“药款支付”环节改革,做好药品支付标准管理和出口监管,进一步规范集中采购,从“入口”和“出口”两个环节,完成对“以药养医”毒瘤的切除。“将医院从‘药款支付’中剥离,才能切断医院和大夫对药品收入的依赖,纠正被扭曲的利益驱动医疗行为,撬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,医生回归看病角色,药品回归治病功能,重建规范合理高效的医疗新秩序。”郭玉芬说。

  黄洁夫委员:医疗资源严重错配,2万多医院需“外科手术”

  全国政协常委、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黄洁夫表示,有的神经外科专家号炒到8000元一个。这反映了我国医疗资源结构性矛盾严重错配。患者集中在大医院,基层医院没人去。

  “国家2009年医药卫生总支出是1.7万亿元,去年是4.2万亿元,6年增加了两倍。应该说,国家为医疗花了不少钱,但老百姓切身感受不深。根源还是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没理顺,尤其公立医院的改革严重滞后。”黄洁夫说。

  黄洁夫表示,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,对医改而言,就是2万多家医院动“外科手术”。该公立的公立,该民营的就民营。分清楚后,老百姓选择就多了。

  “把蛋糕做大,而不是用计划经济手段来分配小蛋糕,才能解决问题。”黄洁夫说。政府要管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,保证社会公平公正。同时,多元性的、高端的服务要开放市场,让社会资本、甚至外资进入到市场。

  黄洁夫认为,彻底解决看病难、看病贵问题,还是靠发展。“一是必须有和谐的、公平的、竞争的,特别是竞争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。二是必须有道德高尚、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队伍。这两点缺一,医改都很难成功。”

  司富春委员:“互联网+医疗”将重构医疗生态

  随着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多领域技术的成熟,再加上人们健康管理意识逐渐增强和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,“互联网+医疗”正在兴起。

  互联网医疗有何优势?应如何健康发展?全国政协委员、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10日表示,互联网医疗将通过重构就诊流程、医院协同模式、健康管理方式、药品服务形式、保险支付管理结构、治疗诊断方法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服务,进一步重构医疗生态。

  “互联网医疗已是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,将对传统医疗健康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。”司富春说。他认为,发展互联网医疗有利于提升医疗资源配置效率,有利于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,有利于构建互联网驱动医药服务新生态。

    A+
发布日期:2018-08-03 11:41:23